2012年十一黃金周期間,中國人出境消費奢侈品累計花費約38.5億歐元,同比增加14%,加上黃金周期間境外隱形消費與奢侈品服務業消費,總計超過60億歐元。中國媒體發出“中國黃金周、世界得黃金”的驚嘆。中國人已成為全球第一的奢侈品消費群體,2012年中國人奢侈品消費總額達3060億元人民幣。
一、 中國奢侈品消費增長迅猛全球最快
相關統計數據顯示:2008年中國奢侈品消費總額已達到1410億元人民幣,2009年增長至1556億元人民幣,2010年再次大幅度增長,增長貢獻約有67%來自新增消費者。
2011年,中國奢侈品消費年度總體增幅在25%-30%。2012年奢侈品銷售額達到3060億元人民幣,超過日本成為僅次于美國的全球第二大奢侈品市場。
中國消費者已成為世界最大的奢侈品消費群體,買走了全球四分之一的奢侈口,中國消費者正推動全球奢侈品行業創下自2008年全球經濟衰退以來連續第三年強勁增長。
這一增長得益于中國消費者的強力支撐,數據統計顯示,中國消費者2012年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消費群體,占總購買量的25%。歐洲人降至第二位,占24%;美國人占20%,日本人占14%。
二、奢侈品消費外流加劇
在中國奢侈品消費額連年創造新紀錄的同時,一個住房難 關注的現象是,這一快速增長的新市場50%以上是在境外市場實現的,并且這一比例在2012年升至60%以上,中國人奢侈品消費出現“墻外開花”的繁榮景象,奢侈品消費外流狀況加劇。
三、全球奢侈品品牌“瞄準”中國市場
不少新的歐美品牌首次在中國設置專柜,表達出進入中國市場的愿望。在上海國際奢華生活博覽會上,匯集了100個頂級品牌,其中三分之一都是首次進入中國市場。業內人士表示,當前全球主要市場奢侈品需求不足,而與之形成強烈對比的是中國買家強勁的購買力,因此,越來越多的奢侈品品牌將發展目光投向中國,進行更積極的市場開拓,中國市場正在成為他們應對金融危機的“避風港”。
隨著一線城市的消費者越來越趨于理性選擇,奢侈品品牌企業在中國市場的發展也隨之作出了戰略調整:從總體發展布局來看,奢侈品在我國的發展呈現出“一線城市做品牌,二三線城市做銷量”的態勢。
四、中國奢侈品消費增長過快的原因分析
一是中國收入分配兩極分化的表現,中國經濟發展證明蛋糕越做越大,現在問題出在分蛋糕中收入分配不公,財富高度快速向富人手里集中,他們購買力過剩,大量轉向奢侈品消費。實踐證明,國內消費不足是相對的,大量中低收入者消費不足。中國購買力60%集中在富人手里,他們生活必需品消費飽和后,轉向奢侈品消費。
二是與移民潮有關,F在中國出現了第三代移民潮,每年約28萬人左右,帶走資金700億元以上。他們移民國外更多是保全財產安全,形成歐美地區的隱形購買力,一旦有機會就會出搶購奢侈品和商品房的熱潮。
三是富人國外旅游的隱性消費。游客有的為了保值財富,有的為了送禮顯示身價而到國外搶購奢侈品。其人員之多,數量之大令西方的富人為之驚嘆!
四是稅制不同導致價差拉大助推境外消費。專家認為,稅制不同導致價差進一步拉大。據介紹,一個奢侈品在進入中國后,需要繳納關稅、消費稅和增值稅三種稅種。我國稅制與別國不同,主要以增值稅、消費稅等間接稅為主,而歐美很多國家則是以個人所得稅等直接稅為主,因此,一些包括高檔汽車、珠寶等在內的奢侈品入關后,除關稅外,還要交納消費稅和增值稅。例如,一件產自歐洲、到岸價為400美元的化妝品,需要繳納10%的關稅、17%的增值稅和30%的消費稅,共計稅費2000元左右,從而導致奢侈品內外價差超50%,是助推境外消費的主因,為此我國要采取調整稅收政策和多設免稅店等各項措施,鼓勵國內消費,以此擴大內需,刺激消費,拉動經濟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