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廢舊家電會說,目前主要渠道還是第三方回收,參加國家“以舊換新”回收的家電數量相對較少。
其實很多國家都面臨廢舊家電回收難的困擾。是設置補貼政策?建立正規回收渠道?還是要提高民眾的環保意識?
一起看看不同國家是怎么做的。
1、日本:請神容易送神難
想要在日本丟棄一件廢舊家電,首先要考慮的不是能賣多少錢,而是咨詢有關機構要繳納多少回收利用費。
日本的《家電回收利用法》和《家電回收利用法和其他回收利用活動》中對電視機、冰箱、洗衣機和空調這四大類廢舊家電及液晶電視、等離子電視和衣物烘干機在生產制造、銷售、使用、回收利用過程中有著嚴格的規定和責任義務分工:
1。家電制造商承擔對廢家電的回收利用義務,即建立或租用回收利用工廠;
2。家電銷售商承擔對廢家電的收集和運送至回收工廠的義務;
消費者則要承擔上述2項措施的費用。
據統計,日本消費者平均每丟一件電器之前都需向家電零售商或者郵局支付約合150元人民幣。
隨后用戶會得到一張單據,并將其貼在舊電器上才能按指定的日期和地點交給專業回收機構。
回收機構則會交給消費者一張帶有管理編號的“家電回收利用單”,消費者可憑上面的編號致電家電回收利用中心進行確認是否得到了適當的處理。
不繳費而隨意丟棄廢舊電器,在日本是屬于違法行為。
日本松下環?萍缄P東株式會(一家可處理空調、電視機、洗衣機、冰箱等多種廢舊家電的公司)把工廠作為一個公眾教育大課堂,人們可以沿著二樓的參觀路線清楚地了解到各類家電是如何被回收利用的整個過程。
自2011年以來,該公司年均處理廢舊家電約55萬臺。其拆解、粉碎、提煉后的各種塑料和金屬資源不僅可供松下公司和三菱材料公司使用,還可對外出售。
這些不起眼的廢舊家電其實“渾身是寶”。比如:
一臺冰箱中可拆解出50%的鋼和40%的塑料;
一臺電視可拆解出57%的玻璃、23%的塑料和10%的鋼;
一臺洗衣機可以拆解出53%的鋼和36%的塑料;
一臺空調拆解出55%的鋼、17%的銅、11%的塑料和7%的鋁。
在制造家電產品中,對可回收利用資源所占比例有著嚴格的法律規定。比如一臺電視機,在設計時就要保證其整體重量50%以上的材料必須是日后可回收利用的。而冰箱、洗衣機和空調的這一比例更高,可回收利用率分別要達到60%至70%。
2、澳大利亞:“廢棄物品丟棄日”了解下
在澳大利亞,市議會都會統一安排,不同地區、不同的大件廢棄物品的丟棄日。
居民對丟棄物品有種非常好的習慣,那就是如果還能繼續使用,民眾會把說明書,遙控器或電池附在里面蓋上塑料布防止露水打濕,甚至有人會在這個丟棄物品上面貼一張條子,寫著工作一切正常。然后放在自己家門口人行道邊上的草地上,到了大件物品回收日的時候,市議會自然會派垃圾車來進行統一收集。
而對于不能繼續使用的物品,澳政府2012年推出了國家電腦和電視回收計劃,政府對于市民處理電子垃圾是采取了免費的態度,爭取在2022年左右,澳大利亞的電腦和電視的回收率提高到80%左右。
3、韓國:出廠前就要交“廢品押金”
在韓國,消費者會通過政府建立的呼叫中心和網站進行預約,請回收企業的專業人員上門收取。
對于那些體積較大的如冰箱、洗衣機等電器,還會有特別的處理方式。2012年這個機制在首爾市試點開始,受到了廣泛的歡迎。2013年至今,韓國各大城市已經實現了全面覆蓋,每年為政府節約了40億韓元的費用,以及實現了減排5萬噸二氧化碳的環保目標。
韓國建立了家電廢品押金系統,即生產商在制造產品的時候要支付一定比例的基金。如果未來他們成功將該產品回收的話,政府就會把這些錢退還回去。韓國政府還與三大家電生產商簽訂了一份協議,督促他們加大對廢舊家電回收工作的重視。同時在產品結構上進行了簡化,比如吸塵器要用到20個部件,簡化后只需要7個部件,簡便了回收程序。
材料升級像電腦、冰箱所使用的一些隔熱材料,之前使用的很多都會黏附在家電表面,經過研發而成的薄膜式的隔熱材料,就變得很容易從產品表層剝離且更環保。
但是如果電器噴了漆的話,就很難100%分解回收,所以他們現在都會避免這樣的操作。
而對于中國的家電消費者來說,隨著各類家用電器的產品迭代速度隨之加快,家電行業已進入了存量替換市場,再參考一般我國家電的報廢周期(10-15年),廢舊家電的處理就很是讓人頭疼……
不過在中國,不僅有家電回收政策扶持,還有專業的機構上門回收,是不是頓時覺得自己很幸福呢?維修服務憑證應如實填寫維修服務項目、維修詳細情況等內容。溫馨提示;029-86254160-24小時服務15339136028西安恒峰家電維修中心全心全意為大家服務電話;029-87806680監督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