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在的創業者年紀輕輕動不動都是CEO的職位,而董明珠和方洪波那個年代走過來的人則不同,現在身居高位的他們都是在經歷了一番艱苦拼搏以后,接過了掌權者的位子。
2012年,兩家企業都迎來了權力的交接。國企格力電器的創始人朱江洪選擇將一手扶持的董明珠推上領導層。美的創始人何享健獨子不愿接任,因此集團的掌權之位則落到了職業經理人方洪波的身上。
憑借專注于空調的經營戰略,董明珠的確可以硬氣的說一句,在空調行業他是世界老大!格力內部流傳這么一句話:“跟著朱江洪,格力不會窮;跟著董明珠,格力不會輸! 兩人的搭班被戲稱“朱董配”,使格力猶如一匹行業駿馬,勢不可擋。
董明珠上任前的這十年,是格力高速發展的十年。朱董二人聯手,經歷了國美大戰,恪守了格力的游戲規則,又挺過了格力集團和格力電器的“父子之爭”,成功將格力打造成空調行業的第一領軍者。
而在格力的這張名片上,董明珠最在乎最驕傲的還是格力的技術創新。2008年的金融危機來臨之時,格力充裕的現金流和核心技術能力助他度過了難關。董小姐在上任之后,也交出了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2014年格力營收達到了1400.05億元。
另一邊,上任以后的方洪波則是大刀闊斧地對美的業務和高層人事進行了整頓。改革開放使得家電行業迎來了春天,在“家電下鄉”的政策下,美的的業務規模越來越大,然而金融危機的到來對家電行業進行了一輪洗牌。方洪波深知,只有能在資本、技術和品牌三者之中掌握其中一樣,才能在未來的家電行業站穩腳跟。
于是,他精簡品類,變賣冗余資產,縮減管理人員,30多位大區營銷經理被掃地出門,曾經以規模取勝的美的在掌舵者方洪波的手中正在調轉船頭,向效率驅動靠攏,并加大科研力量。
兩家公司同樣都是主營空調,又同是兩位作風強硬的管理者,摩擦少不了。
格力在2008年,2012年,2013年三次起訴美的侵權,2016年初,格力、美的雙雙舉報對方學術造假,并雙雙起訴對方工程師名譽侵權。雙方高層之間的言論也劍拔弩張。
董明珠曾高調指責美的在暗中挖格力墻腳,并嗆聲小米和美的是“兩個騙子在一起,是小偷集團”。而方洪波也回擊,“沒有你的那三十年感覺很無聊!
格力造車賣手機,美的買下“機器人”
雙方一邊打著口水仗,一邊各自暗暗進行布局。 董明珠這幾年來總打“嘴仗”,這背后是她的焦慮?照{市場不斷萎縮,增速觸及天花板,然而空調業務是格力的全部,面對美的不斷的追趕,格力不能再僅僅依賴空調業務。格力下一個支柱型業務在哪里?董明珠決心做手機,不過那時手機行業已是一片紅海。
2015年3月,格力宣布進軍手機行業。2016年7月,格力進入多元化時代。格力在董明珠的規劃下可應該是這樣:除了用格力空調以外,還用格力的電飯煲煮飯,出門打格力的手機,坐上銀隆的汽車。但在多元化這條路上,美的已經早格力好幾個身位了。
美的的產品囊括了廚房家電、冰箱、洗衣機、及各類小家電的消費電器業務,早已成為無可爭議的家電王國。方洪波想效仿西門子、松下等曾經的家電巨頭,拋棄這個勞動密集型產業,投身新興科技和智能家電。而美的近年通過對庫卡和東芝白色家電部門的收購,力圖將美的打造成為一家全球化的科技公司,而并非一家簡單的家電公司。
據美的年報顯示,美的2017年營收突破2000億大關,同比增長超50%,而據第三方檢測機構預測,格力去年營收達到1400億。董明珠嘴上說的不把美的當成競爭對手,但眼看著人家營收一年年超過自己,想必心里也不好受。
賬面的確好看,但是他們各自存在的問題也并非一朝一夕能解決。美的盡管定位相當清晰,作為小家電王國,這個“大餅”的問題就在于美的在單一品類的競爭力相對缺乏。小財女如果要買空調,馬上就會想到格力,但是如果是美的,可能會想到……電風扇?
格力則是對專業性的過于專注,導致其對空調業務的長期依賴。但是多元化這條路,銀隆這個小伙伴不給力,格力手機即使用了明珠阿姨的照片也賣不動,不知道格力如何能在堅持專業性的同時,在新領域進行擴張。
2018年,格力將迎來董事會換屆選舉,不知道自帶流量的董小姐是準備退休,還是想完成未竟的事業——再造一個格力?
董明珠曾對《中國經濟周刊》記者說,接班人很難找,“有些人現在看起來可能很好,但掌權之后也許就不一樣了,現在你是看不到的。怎么找一個知足的,甚至愿意為了企業付出一生的人,真的很難!
小財女其實很欣賞董明珠這樣甘愿為企業付出一生的無私的精神,果然實現了財富自由以后,人的精神境界就是和我等不一樣,比如悔創阿里杰克馬,普通家庭馬化騰,小小禮物劉強東……
維修服務憑證應如實填寫維修服務項目、維修詳細情況等內容。溫馨提示;029-86254160-24小時服務15339136028西安恒峰家電維修中心全心全意為大家服務電話;029-87806680監督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