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調行業緣于有淡旺季的市場規律,因此也就造成在淡季壓庫存,來為即將到來的旺季做準備。但是,這種庫存一旦高于行業的承受能力,或者旺季沒有出現預期的旺銷,困村往往就成為行業之痛。一些操作不當的企業就會因此遭受損失?照{行業歷史上還曾有過因此而倒閉的企業,所以說庫存問題在空調行業是一個生死有關的問題,企業不可以視而不見。
3月14日,制冷空調行業研究機構產業在線發布消息,行業庫存在3月份將攀上4000萬臺的高位。實際上,在專業人士認為,產業在線的數據已經是偏小,實際庫存早在春節前就已達到4000萬套。
坊間的說法則有些令人吃驚。據傳,2月底空調行業的庫存已經達到4500萬套之上,只是一些中小品牌的產能和市場,并不為業內主流企業所關注。因此,被忽略是顯而易見的。業內分析人士認為,雖然,4500萬套不至于,但絕不會不低于4000萬套也是保守觀點。
至于業內現在到底有多少庫存,其實并沒有一個標準的答案。一方面在于統計數據的角度,或者說是數據來源不一樣,有的是以出貨為準,有的卻是以壓縮機廠家的數據推斷;另一方面庫存數據本身就是一個動態,隨時都會有一些變化,如果截止時間不一樣,差別也會很大。況且是在旺季來臨之際,囤積庫存是空調營銷的基本規律。
不論是產業在線的3月底會躍至4000萬套以上,還是其他數據公司了解到的4500萬套?傊袠I庫存又到了一個相對的高位是不爭的事實。如果按照夸張的數據4500萬套以上算的話,堪稱是又一次創出了歷史新高。
行業出現高庫存,其實業內并不意外,一方面是國內空調企業制造能力不斷提高,總產能加起來已經超過全球需求的1.2億套,釋放產能是廠家最基本的經營需求;另一方面則是廠家較為激進的目標,格力計劃5000萬套,美的計劃4000萬套,海爾據說要翻番至2000萬套以上,奧克斯至少要1600萬套,TCL 2017年都宣稱1000萬套,2018年能會比這個少嗎?
行業主流品牌如此,新晉小品牌也是如此。誰都想在市場行情好的時候多賺一點,或許過了這個村就沒有這個店了。這種節節攀升目標和相匹配的高產能,一旦落實在經營上那就肯定是會陷于高庫存的泥潭。
如果行業高庫存被坐實,結果那就不用多講,肯定會加劇市場的競爭。行業人士應該清楚的記得,2014冷年結束后,空調庫存曾經一度突破4000萬套,結果引發格力的清理行業的行動,首次發起其史上主動的價格戰,一直持續到來年的5月前后。
那么2018年空調行業會還出現因庫存導致的價格戰嗎?這要看今年市場消化庫存的能力和整個大的經濟環境變化。第一,如果天氣酷熱,勢必會形成旺季的熱銷,可以緩解和消化庫存壓力;第二看看打壓房地產的政策走勢如何?如果沒有新的打壓政策,房地產保持相對穩定的局面,庫存壓力也會相對減緩;第三要看主流廠家會不會有一些激進銷售政策。
但不論如何,業已形成的巨大庫存無疑是懸在空調行業頭上的達摩克利斯劍。因此,空調廠商還是要抱著謹慎的態度,盡量盡快化解自己庫存壓力。否則,一旦自己的庫存在旺季期間得不到消化,來年將遭遇更大的市場壓力。雖然說現在說這些還比較早,但是作為市場的操盤手,就猶如是棋局中的高手,起碼要提前看到好幾步棋,才能有弈局勝算的可能。
有些人還把庫存的高企歸結于一些小品牌的進入造成的,這種觀點是本末倒置。不難發現,一方面這些小品牌自身的量極為有限,他們累計起來也沒有多少量,趕不上格力、美的增加一個點;另一方面很多小品牌自身是沒有生產能力,是在存量企業中貼牌生產(OEM)的,他們的增量實際上早在存量企業中體現過的。新晉小品牌能夠進入,是因為有他們生存的基礎和空間,這才是業內需要思考的問題,畢竟這就是典型的市場調節。不要把庫存增加歸結到這些新晉小品牌身上。
對于空調行業巨大的庫存,在傳統旺季到來之前,其實并不可怕。怕的或許是企業的自以為是,以為自己是超人呢,不會受到市場規律的懲罰,玩那種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的冒險游戲。正是這種無視市場規律,才會有巨大的風險。
維修服務憑證應如實填寫維修服務項目、維修詳細情況等內容。溫馨提示;029-86254160-24小時服務15339136028西安恒峰家電維修中心全心全意為大家服務電話;029-87806680監督電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