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2C總線是由飛利浦公司最先開發出來的,目前已被各彩電生產廠家廣泛用于彩電中的功能控制電路和參數調節電路。由于它是一項全新的控制技術,其電路形式及控制方式均與普通彩電的系統控制電路不同,故檢修采用I2C總線的彩電故障時,特別是檢修I2C總線自身故障時不能照搬普通彩電的故障檢修方法,而應針對不同的I2C總線故障現象,靈活地選用是從硬件方面進行檢修還是從軟件方面著手檢修,以免事倍功半! 〈蟛糠謹悼夭孰娎肐2C總線可實現自檢功能,但不同機芯的數控彩電,其自檢功能的顯示方式不一樣。有的采用屏顯方式;有的用指示燈的閃爍次數來報告自檢結果;有的采用二者結合顯示的方式,如長虹NC-6、東芝F5DW機芯彩電。因此,對不同機芯數控彩電的I2C總線故障也應采用不同的檢修方法。
另外,有些數控彩電特別是采用指示燈的閃爍次數報告自檢結果的數控彩電,往往還具有I2C總線保護功能。不清楚這一點,檢修有關I2C總線故障時便無從下手。
下面分類介紹數控彩電I2C總線故障的產生原因和檢修方法,供參考。
一、與I2C總線有關的某功能(或參數)失常,但光柵及字符顯示基本正常。
在數控彩電中都有一個存儲容量大的電改寫只讀存儲器,用來存放CPU對含有I2C總線接口的集成塊(或組件)實施控制的數據。若這些數據中的某項出錯,即使硬件無問題,機器也會出現對應的故障。此時如果參照普通彩電故障的檢修方法而頭痛醫頭,腳痛醫腳,那只會勞而無功。因此檢修光柵基本正常而與I2C總線有關的某故障時,一般應本著“先軟后硬”的原則,首先檢查軟件設置是否正常。其方法是:調出I2C總線特有的設置界面,檢查與故障對應的軟件參數是否改變。若已改變,則將其調回原值后一般即可排除故障。若沒改變,對于如場幅異常和枕形失真等參數性故障,可試變軟件參數,若能恢復正常,這是機器硬件參數略有改變,暫時不必檢修硬件;若不能恢復正常,則是硬件部分出現明顯故障。
對于采用屏顯方式報告自檢結果的數控彩電,可利用其I2C總線的自檢功能區分故障是出在I2C總線電路還是其以外部分。自檢時,若屏幕出現故障代碼(如飛利浦G88AA機芯彩電)或故障標記(如長虹NC-6、東芝F5DW機芯彩電),則說明故障出在對應的I2C總線支路及其受控電路,這部分電路損壞引發上述故障的原因,是對應的I2C總線支路或掛在其上的受控電路內的I2C總線接口開路或輕微漏電。若屏幕未出現故障代碼或故障標記,則表示故障出在I2C總線電路以外的對應功能電路,此時可按常規方法往下查。
對于只采用指示燈閃爍次數報告自檢結果的數控彩電,一般可直接檢查I2C總線電路以外的對應功能電路。
若I2C總線的某一受控電路損壞時,機器既不會顯示自檢信息也不會自保,此時應全面檢查對應的I2C總線支路及其以外的對應功能電路。
〔例1〕松下2140彩電圖像模糊,且偏紅。
該機圖像模糊和偏紅色是兩個獨立的故障。檢修時,先查圖像模糊的故障原因。檢查聚焦極與加速極電位器調節手柄上的固定膠完好無松動,據此估計故障是顯像管座聚焦極漏電引起。但將聚焦極引線焊開,用萬用表R×10k擋測電阻,卻未發現漏電。試換一新管座,圖像依然模糊,故斷定故障是工廠調節不佳所致。仔細調節聚焦極電位器果然能使圖像清晰,再用膠將聚焦極電位器調節手柄重新固定。
接著,查圖像偏紅色的故障原因。仔細觀察,發現光柵亮度越亮時圖像偏紅色越明顯,說明該機白平衡調節不良。為證實判斷是否有誤,在進行白平衡調節之前,將機器置于AV狀態,測三只視放管各極電壓,發現僅紅視放管Q351基極電壓比圖標值高0
1V,說明故障不在視放板上,證實故障確是因白平衡調節不當所致。將機器預熱10分鐘,然后同時按下機上的音量“-”鍵和遙控器上的“屏顯(+)”鍵,使電視機進入維修狀態。再按“定時”鍵使機器進入白平衡調節狀態。檢查發現R—光標處于左起第四格,而G—和B—則處于第五格。當把R—光標調至左起第三格、而G—和B—光標不動時,故障現象有所減輕。經反復試驗,將B—與G—光標調至左起第六格、R—光標調至左起第三格、加速極電壓調至250V時,亮暗平衡為最佳狀態。最后,按遙控器上的“N”鍵兩次,故障徹底排除。
〔例2〕一臺飛利浦新視霸(G88AA機芯)彩電圖像正常,但左、右聲道均無聲。
該機伴音電路主要由音頻信號解調電路7112(TBA120U)、TV/AV轉換電路7503(HEF4052)、音頻信號前置電路7628(UPC1853)、音頻信號擴展電路7679(PCF8574)及功放電路7670(TDA8218AII)組成。
其中音頻信號的處理過程為:中放電路輸出第二伴音中頻信號,由陷波器1110、1107、1117、1120選頻后,加至7112{14}腳,在7112內部經放大檢波后,從其8腳輸出音頻信號,送至TV/AV轉換電路。該機TV/AV轉換電路如圖1所示。外部輸入的音頻信號加至75031、{12}、4、{11}、5、{14}腳,調諧檢波輸出的音頻信號加至75032、{15}腳,這四路信號在加到750310、9腳的邏輯電平控制下進行選擇。選擇后的音頻信號從75033、{13}腳輸出,送到7628{26}、{27}腳,經7628及7679、7681、7685作高音、低音、音量、平衡控制及擴展后,再送到7670作功率放大以推動揚聲器發聲。
上述電路有問題時,最常見的故障是無伴音。根據電路分析可知,在7269之后,音頻電路是左、右聲道分離的,若只是信號通道問題不會引起兩聲道均無聲,只有音頻信號電路左、右聲道的公共軟硬件條件不滿足才會引起此故障。音頻信號電路左、右聲道的公共工作條件有:1)電路本身及其供電、復位電壓正常;2)I2C控制及有關轉換電平正常;3)靜噪電路未動作。另外,由于該機一方面具有AV功能,另一方面具有自檢功能,因此在檢修接收電視信號無伴音故障時,還可根據接收AV信號時伴音的有無及利用自檢結果來區分故障范圍。
檢修時,先利用AV2端子輸入信號,結果無伴音,說明故障在其后。打開機器后蓋,按下測試鍵,使機器進入自檢狀態,發現屏幕出現“ERR07”字樣,說明7679出錯。但印象中7679只是音頻擴展器件,它出錯是否會引起無伴音,則不得而知。分析電路發現,送到TV/AV電路的轉換電平是由7679輸出的。測75039、10腳電壓,發現無論是TV狀態還是AV狀態,一直處于0V。至此斷定故障原因是7679出錯,試換7679后故障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