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10月下旬到11月上旬是一年中北方人最難熬的時段。明明隨著秋雨、凜冬將至,但集中供暖得11月中才開始。而對于南方人來說,沒有暖氣的冬天則更需要取暖設備了。
為什么不選電暖器選空調
去電商上搜一搜,常見的取暖用小太陽賣幾十塊錢,稍微貴點的電暖器幾百塊錢。同樣都能取暖,我干嘛非得買幾千塊的空調?
原因有三:一、使用場景更多;二、省電;三、舒適。
第一、小太陽和電暖器(電油。⿲τ诒狈焦┡5募彝碚f,每年使用期間大概是每年來暖氣前和來暖氣后,充其量兩個月,而冷暖空調除了這兩個月的制暖,起碼還有三到四個月的制冷使用期。
冬天用小太陽、電暖器的,夏天還得買個風扇一類的。不說這又是一筆開銷,對于寸土寸金的房子來說,也是一塊不小的空間占用。
第二、小太陽和電暖器,都是采用熱傳遞的方式來給室內加熱的,咱們且不說效果。比如同樣需要產生1的熱量,不計算中間的損失,至少也要消耗1的電量。
而空調采用的是熱泵的方式,簡單說就是把戶外的熱量扔進屋內。然而空調的能效比可遠遠高于1:1,根據國家最新的能效標準,即便是比較費電的3級能效,能效比也在3以上。
這也就是說同樣在消耗1個單位電量的時候,小太陽、電暖器最多能轉化為1的熱量,而空調實際上能轉移3以上的熱量進屋。對于這種使用壽命在10年左右的產品來說,這個電費不言而喻了吧。
第三,三類產品的舒適度也不一樣,小太陽制熱快,但取暖的面積十分有限。而且如果木質家具或者化纖衣物放在附近,有起火的危險。此外,由于光熱原理導致的光線問題,睡覺的時候總沒法用。
電暖器雖然解決了安全問題,但制熱速度比較慢,如果建筑保暖效果做的不好,那么它的效果也將大打折扣。
而空調既解決了加熱速度、供暖面積和安全的問題,同時還可以設定溫度,算是裝修之后成本與效果最為優質的選擇。
變頻一定就比定頻省電么?
首先我們要知道什么是定頻和變頻。定頻空調是智能按照一個速度往室內傳輸熱量,而變頻空調則是可以變速。
簡單的說,定頻空調在制暖時,試問溫度達到一定程度就開機,超過這個溫度就待機。而變頻空調則是如果低于標準溫度過大,那么我就加快點往市內傳輸熱量的速度,如果較小就減慢點。
但變頻空調節電的前提是每次開機時間較長,一般超過5小時,這樣才能充分發揮其節電的優勢。因為變頻空調剛開機時,壓縮機處于高速運轉狀態,此時的耗電量很大,使室內溫度快速達到所設定的溫度。如果開機時間較短,變頻空調就無法發揮其節電的優勢,甚至比普通定速空調還費電。
而實際上,變頻空調的優點在于:溫度控制更精準,噪音低,人體感覺起來更舒適。這是因為變頻空調會持續監測室內溫度,將室溫控制在一個相對比較恒定的溫度。
也就是說,打開變頻空調后,首先是在短時間內迅速達到所需要的溫度,之后只需要平衡溫差即可,運行中以低轉速、低能耗狀態下以較小的溫差波動,實現了快速、節能和舒適的控溫效果。
那為了省電環保 是不是買能效等級和匹數都小的空調?
能效等級和匹數并非一個東西,能效等級代表節電效果,數字越小、轉移相同熱量所需電能就越小。而匹數則是空調的總功率,也就代表空調最大可以適用的面積。
根據2010年新出臺的GB12021.3-2010《房間空氣調節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級》而來的,依據空調能效比的大小確定分成1、2、3三個等級。
但是,你也可能聽說過4級、5級能效,如果遇到,請直接忽略吧。因為舊的能效等級是分為5個級別的,而新的能效能級是3級。而且舊的1級僅相當于新的2級。
那么不同能效等級,每年能省多少電呢?以變頻空調為例,能效比值達5.4以上為1級,5.0以上為2級,4.3以上為3級。根據國家監測中心的數據來看,1級能效空調平均比2級能節省8%左右的電量。
一臺1500KW/h的2匹空調,按照一年平均制冷三個月、制熱兩個月,每天4小時開機時間計算,1級能效比2級節省近100度電。而如果和3級相比,其相差的就會更多。
不過,能效等級越高,產品價格也就越高。綜合產品售價以及電費,往往需要在四五年的時候,高能效等級的產品才能體現出總成本的優勢。
然而,環保的問題卻值得我們關注。雖然近兩年各種新能源發電技術都在快速發展,但火電仍能占據約一半的發電比例,有煤炭的燃燒就會必然帶來PM 2.5等污染物的排放。所以,省電不僅僅是少交幾十幾百的電費,更是為了能呼吸多一點的新鮮空氣,這才是高能效等級產品的意義。維修服務憑證應如實填寫維修服務項目、維修詳細情況等內容。溫馨提示;西安恒峰家電維修中心全心全意為大家服務電話;029-87806680監督電話029-86254160-24小時服務15339136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