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隨著董明珠的“加持”,曾經默默無聞的珠海銀隆迅速變身為行業“黑馬”,身價暴漲并踏上IPO之路。然而有律師指出,董明珠的雙重身份,即格力電器董事長和珠海銀隆第二大股東,可能成為一把“雙刃劍”,影響后者上市進程。
時下風光無二的珠海銀隆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珠海銀隆”)再度引來質疑聲。
針對其籌備IPO,有媒體引述分析師觀點稱,“除非她(董明珠)辭了格力的職務,否則不排除會因為這個因素導致珠海銀隆上市不成功!苯衲5月,珠海銀隆已在廣東證監局辦理輔導備案登記。
該媒體指出,作為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和格力電器第九大股東,董明珠又以個人身份投資成為珠海銀隆第二大股東。由于董明珠的個人利益與銀隆緊密捆綁,證監會必然會考慮銀隆上市后,董明珠的雙重身份存在會損害格力利益的可能性。
值得一提的是,盡管去年收購未成,但是格力電器與珠海銀隆“緣分未盡”。今年2月,格力電器披露了與珠海銀隆簽署合作的公告,雙方簽訂了年度不超過200億元的相互采購設備的關聯交易。
那么,董明珠的格力董事長一職真的會阻礙珠海銀隆上市嗎?
對此,浙江裕豐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厲健律師表示,“在銀隆籌備上市、格力電器與銀隆關聯交易過程中,董明珠雙重身份備注關注和質疑,坦率的說,這是‘雙刃劍’,足以影響銀隆上市進程和最終結果”。
厲律師進一步分析,格力電器和銀隆總額200億元的關聯交易,經董事會、股東大會審議通過,雖然程序完全符合《深交所股票上市規則》關聯交易相關規定,但是,巨額關聯交易合同的實際履行、有無利益輸送和今后的信息披露,仍有諸多不確定因素和風險隱患,因此,證券監管部門、投資者、媒體會一直盯著。
他表示,從旁觀者角度來看,董明珠投資銀隆造車是一場跨業豪賭,如果僅僅是壓上個人身家,輸贏都是自己的事,但董明珠同時還是格力電器董事長,主導上市公司和銀隆簽了200億的關聯交易合同,在董明珠個人利益和銀隆緊密捆綁的情況下,格力電器30余萬股東的權益如何保護,由此產生的利益沖突、利益輸送質疑是不可避免的。
“簡單來說,如果董明珠不是格力電器董事長,銀隆有沒可能簽訂這200億元的合同?如果沒有這200億元關聯交易或者合同中途終止履行,銀隆真實業績怎么樣?業務獨立性怎么樣?這些問題無疑是IPO審核關注的重點!眳柭蓭熣f。
不過,律界也有觀點認為,董明珠的雙重身份不會對珠海銀隆上市造成影響。
北京威諾律師事務所主任楊兆全律師表示,“董明珠作為格力電器董事長,和作為珠海銀隆的股東,對珠海銀隆上市不存在障礙。格力電器和銀隆會存在關聯交易,需要遵守回避表決的規定,依法披露,并且不損害各方股東利益,就沒有問題!
眾所周知,董明珠對珠海銀隆青睞有加。格力電器去年擬以130億元的價格收購珠海銀隆,董明珠與投資者為此曾暗暗角力,但收購方案以失敗告終。此后,不甘放棄的董明珠以十億身家投資珠海銀隆并持續增持,成為后者第二大股東,最新持股比為17.46%。
隨著董明珠的“加持”,曾經默默無聞的珠海銀隆迅速變身為行業“黑馬”。在其估值暴漲的同時,珠海銀隆也在全國密集展開投資行動:
從去年年末至今,珠海銀隆已經陸續在南京、珠海、洛陽、蘭州、天津、成都、攀枝花等地簽署合作協議,擬在當地投資建設新能源電池及汽車產業基地。據公開報道統計,這些項目累計投資額約700億元。
但風光背后,針對珠海銀隆估值、技術和業績等各個方面的質疑聲從未間斷,交易所也曾因格力收購案和前述200億元關聯交易,多次就珠海銀隆相關問題發函問詢、關注。
已披露信息顯示,2016年珠海銀隆共銷售純電動客車超過5000輛,總體營業收入約為78.98億元,凈利潤約為8.36億元。截至2016年年底,珠海銀隆資產總額為191.3億元。
在今年2月格力電器回復深交所關注函的公告中,珠海銀隆“預計2017年新能源汽車的產銷量將在2016年基礎上繼續實現大幅增長,目標為實現30000輛左右新能源車輛的銷售,實現營業收入300億元人民幣左右”。
董明珠曾這樣表示,“我愿意拿我所有的資產投入到銀隆里面去,因為這是中國進入制造強國的必經之路!
為珠海銀隆不遺余力的推廣之后,董明珠的身份問題是否將成為前者上市路上的絆腳石?答案有待時間揭曉。維修服務憑證應如實填寫維修服務項目、維修詳細情況等內容。溫馨提示;西安恒峰家電維修中心全心全意為大家服務電話;029-87806680監督電話029-86254160-24小時服務153391360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