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夏普電視公布中國市場的戰報顯示:618期間全渠道累計銷售額超10億元。這對于“卷土重來”并謀求王者回歸的夏普電視來說,是一個不錯的數字。但是這一數字背后的代價卻是,大打低價格戰,犧牲品牌和利潤沖擊規模。這種商業價值到底有多大,引發中外彩電產業輿論的一片熱議。
身為“液晶之父”的夏普,一度是液晶電視市場上的高端引領者。在中國市場,消費者普遍愿意為它的高品質買單。然而在持續多年巨虧之后,特別是賣身富士康后,夏普“性情”和“基因”大變,采取30多年前的市場老招術:以低價換市場,以品牌博眼球。
在夏普電視官網可以發現,目前主推的17款產品中,萬元以上的只有2款產品,其中有8款價格都在4800元以下。在平常的促銷當中,夏普更是頻頻打出“買70英寸送60英寸”等活動,相當于打六折。這在液晶面板持續高企的背景下,完全是虧損透支未來的做法。
“低價救市”甚至可以說已經成為夏普的主要市場經營戰略。此前,夏普在新品發布會上直接推出夏普品牌“高貴不貴”的品牌新定位,試圖將日本夏普曾經帶給中國消費者的高貴品牌印象,以便宜的價格搶奪市場。在大多數消費者眼中,“高貴”很大程度上就相當于“高價”。夏普喊出“高貴不貴”的口號,無疑讓很多消費者對夏普能否繼續保持高端產生了疑問。
與夏普低價救市不同,索尼、三星、海信等國內外主流品牌都相繼推出高端大屏電視,均價也都呈上升趨勢。其中,表現最明顯的莫過于索尼了。其推出的7款新品均價都在萬元以上,有幾款甚至都在2萬以上。
更讓輿論嘩然的,還有夏普產品本身。有自媒體稱,夏普電視促銷宣傳中提及的使用“日本原裝進口屏”,但實際情況并非如此,比如夏普LCD-50SU460A 50英寸彩電,面板均是“富士康科技集團”旗下公司群創光電的面板。
面對市場的質疑聲,夏普的工作人員表示,“夏普從來沒有說過他們的電視只采用一個廠家生產的液晶屏幕,夏普電視上標注有日本原裝進口標識的夏普電視,是采用日本SDP面板廠生產顯示屏。在其他一些型號的產品中,夏普也會采購其他液晶面板廠商的產品。比如臺灣屏!
事實上,隨著富士康入主后,夏普一度被質疑會不會成為“假洋鬼子”。如果之前消費者信賴的是夏普本身的品牌效應,如今這種做法無疑對消費者是一種傷害,對自身品牌也是一種傷害。對夏普來說,當務之急是修復消費者對品牌的信心。品牌重構當然會經歷一個過程,夏普選擇低價沖量或許只是階段性策略。不過,未來夏普的發展如何,仍然是一個巨大的考驗。維修服務憑證應如實填寫維修服務項目、維修詳細情況等內容。溫馨提示;西安恒峰家電維修中心全心全意為大家服務電話;029-87806680監督電話029-86254160-24小時服務15339136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