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時間6月9日,夏普在紐約地方法院、加利福尼亞州高級法院對中國家電品牌海信發起訴訟,稱海信在美國以“SHARP”品牌銷售低質低價的液晶電視,損害夏普品牌形象,要求海信停止使用SHARP商標,并提出至少1億美元的損害賠償。
不過,南方周末記者依然可以在美國加州高級法院查到該訴訟案。海信相關人士在接受南方周末記者采訪時表示,確定夏普在紐約法院的訴訟已經撤銷,但對于在加州高級法院的訴訟是否撤銷,并不知情。
接近夏普的人士則向南方周末記者透露,原來的訴訟是在兩地進行,現在將集中在加州訴訟。
夏普的指控
此次訴訟案始于2015年的收購。當年7月31日,海信、夏普聯合對外宣布,青島海信與關聯公司美國海信,共同出資2288萬美元收購夏普墨西哥公司100%股份,并同時獲得夏普電視在美洲地區(巴西除外)的品牌使用權和所有渠道資源,為期5年(2016年1月6日—2021年1月5日)。
案件的焦點是海信在美國對SHARP品牌的使用上。根據南方周末記者在加州高級法院網站上查詢到的訴訟書原文,夏普認為,為了突出自己的產品優勢,海信故意使用夏普的分銷網絡售賣低劣產品,來損害夏普的品牌形象。同時,海信在使用夏普品牌時也有虛假宣傳行為。
夏普在案卷中寫道,海信所推出的七款夏普型號的電視,在包裝上所顯示的屏幕尺寸與真實情況不符,如LC—75N8000這款電視,包裝上描述的尺寸是75英寸,但實際只有74.55英寸;零售商售賣的電視中,有11個超過FCC(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排放標準,證明具有電磁干擾;海信網站上陳列的產品,至少有一款,在亮度上要比實際規范高出35%;上市的4K電視,只符合低分辨率的標準,等等。
對于夏普的指控,海信方面給南方周末記者的回應是,夏普所謂的個別型號“產品質量問題”是碰瓷的借口。并稱,海信在接受夏普的美洲業務后,美國市場主流的32寸、50寸、65寸電視,夏普品牌的價格指數均有較大幅度的增長。2016年CES期間,海信最新發布的夏普N7000系列電視產品也被美國Reviewed.com網站評選為“編輯選擇獎(Editor’s Choice Award)”。
而對于這一次訴訟案,海信國際營銷副總經理朱聃則公開表示,夏普“惡人先告狀”、“恩將仇報”,演繹了一出現代版“農夫與蛇”的鬧劇,海信將積極應訴,并繼續在北美生產和銷售夏普品牌的電視產品。
雙贏的收購
根據朱聃此前對媒體的表述,海信在2015年收購夏普墨西哥工廠和北美業務是為了“解困”夏普。朱聃說,當時夏普經營艱難、虧損嚴重,曾三番五次地拜訪海信,希望為“北美夏普”這個孩子尋找一個最好的“人家”,在這樣的背景下,海信接手夏普墨西哥工廠,托管夏普北美品牌銷售。
不過,根據當時的公告,海信認為此次收購是海信推進國際化進程的重大進展,也將有利于海信國際化戰略目標的實現。事實上,這一收購對于海信的國際化進程尤其是在北美市場的拓展,發揮了重要作用。夏普墨西哥工廠也是海信在海外最大的電視制造中心。
此后,海信美洲首席執行官劉瑞瑞曾對媒體表示,2016年海信還對該工廠額外增加了3000萬美元的投入,以加強自動化能力、提高生產能力。劉瑞瑞還稱,由于美國主要零售商庫存減少,零售商對制造商的訂單要求就更為頻繁,但如果從中國的工廠運輸產品過去,會需要很長時間,而從墨西哥工廠運輸,則可以節省一個月的時間。
對于夏普美洲品牌銷售權的接管,最直接的收益就是海信在北美市場份額的提升。根據市場研究機構IHS的數據,2015年時,海信在北美市場份額只有2.8%,這與三星28.7%的市場份額有不小的差距。但是接手之后,海信可以將夏普在北美的市場份額轉化過來。更重要的是,可以利用夏普在北美市場的口碑銷售自己的產品。
除了海信之外,國產電視品牌TCL、海爾、創維等均在北美市場開展業務,其中銷量最高的國產品牌屬TCL,根據IHS的數據,2016年其在北美的市場份額也僅5%,處于銷量榜的第四名。
一位不愿具名的某國產品牌北美市場負責人向南方周末記者表示,一直以來,國產電視品牌在北美市場的印象就是“低端、廉價”,很難打入北美的主流市場。據其介紹,不同于國內市場,北美的六大賣場Target、Costco、亞馬遜、沃爾瑪、Sam’s club、Bestbuy對入駐產品的品牌形象和口碑都有一定的門檻要求,而國產品牌能夠入駐的僅有一兩家。
“在這些賣場里你看到的絕大多數電視產品都是三星、LG和美國本地的幾個品牌,國產品牌很難找到!鄙鲜鲐撠熑苏f,“大部分國產品牌都是走欠發達區域、房車等小眾銷售渠道,這也是國產品牌做不大的主要原因。海信接手夏普的品牌使用權和銷售渠道,對于海信來說,無疑有很大的幫助!
北美市場爭奪戰
2016年4月份,鴻海集團宣布斥資35億美元收購夏普66%的股份,并獲得了夏普在全球范圍內的品牌控制權。北美市場的品牌控制權爭奪戰也從那時開始。
鴻海創辦人郭臺銘在去年年初接受《華爾街日報》采訪時,曾明確表示,對夏普的收購是希望提高鴻海的價值鏈,而不希望鴻海僅僅是一個低利潤的品牌代工企業。郭臺銘稱,夏普是一個非常受歡迎的品牌,并明確表示要保留夏普的品牌。
此后,夏普重新制定了自己的品牌戰略,希望統一全球品牌的控制權。但事實上,除了北美之外,另一個重要市場——歐洲,夏普的品牌控制權也不在夏普自己手中。2014年時,夏普曾與UMC(聯華電子公司)達成品牌授權協議,將夏普在歐洲的品牌銷售權出售給UMC。
不過,今年年初,夏普則通過收購UMC的控股公司,收回了夏普在歐洲的品牌銷售權。根據IHS的分析報告,新夏普希望恢復到每年1000萬臺液晶電視的銷售業務。夏普也不會允許在全球市場上有“兩個夏普”品牌的存在。這也就使得解決北美品牌控制權問題,成為當務之急。
海信在給南方周末記者的回復中說,在2016年10月份,新夏普的社長戴正吳曾到過海信,希望“拿回”海信在北美的品牌控制權。但被海信拒絕,海信給出的理由是履行合同、尊崇契約。南方周末記者試圖聯系新夏普的實際控制公司富士康,得到的回復是夏普在獨立運作,需要聯系夏普在日本的公司。截至發稿,日本夏普并未回復南方周末的采訪請求。
針對這輪品牌銷售權的爭奪戰,不少分析人士認為夏普“勢在必得”。因為對于夏普來說,海信是其在北美市場的競爭對手,品牌銷售權被競爭對手掌握,五年之后,品牌形象還將如何,充滿了未知數。這也是夏普最為擔心,并且在訴訟案中所強調的:海信故意使用夏普的分銷網絡售賣低劣產品,來損害夏普的品牌形象。
此前傳出來的夏普撤訴,也被視為誤傳。接近夏普的人士向南方周末記者表示,原來的訴訟在兩地進行,現在在紐約地方法院撤訴,只是為了將更多的精力放在加州高級法院的訴訟上。
如果夏普的指控獲得法院支持,對于海信在北美市場的品牌形象,無疑將會產生很大的打擊。夏普也有可能因此收回其在美洲(巴西除外)的品牌控制權。維修服務憑證應如實填寫維修服務項目、維修詳細情況等內容。溫馨提示;西安恒峰家電維修中心全心全意為大家服務電話;029-87806680監督電話029-86254160-24小時服務153391360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