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選購家用電器的時候,我們往往會考慮很多方面的因素,對于大家電或者耗電大的家電產品,它們的能耗表現肯定是我們著重考慮的一個因素,而我們去賣場選購家電產品,肯定會關注家電產品上貼著的各種能效標識,那一張張關于能耗的小貼紙更是不少家電小白簡單判斷產品是否足夠節能的一個重要參考,下面就來聊聊關于家電產品能效方面的一些事。
關于能耗,各有各看法
每個人對于各類家電能效的看法都不一樣,消費者在選購家電的時候,如果要判斷一個產品的能效水平,一般只能通過貼在機器上的一些能效標識去大致了解一個產品的能效水平。廣告容易迷惑你:對于家電產品,特別是一些耗電比較大的電器,如空調、電熱水器這些,一些廣告語也會著重突出產品的節能水平,如那句大家非常熟悉的“一晚一度電”就稍微顯得有點夸張成分了,產品可能是在節能方面有優勢,但是一晚一度電,估計要在非?量痰臈l件下才能真正實現,至少每到夏天,頻繁使用空調,交電費的時候,大家就知道要實現一晚一度電到底是有多難了。因此,對于一些讓人眼花繚亂的廣告,大家還是要理性看待,最終還是要看產品。差價不大肯定往好的選:買家電,價錢肯定也是大部分人考慮的主要因素,在預算充足的前提下,如果兩款產品都能滿足使用需求,兩者差價不大的話,選擇能效指標更好的產品肯定是對的。
差價大,那就要好好算一下了:不同的產品,上升一個能效等級可能會帶來不同程度的差價,例如冰箱產品,現在能做到一級能效的產品已經非常多,千元級的產品也有非常多一級能效的產品。而對于空調產品來說,一級能效的產品不僅少,而且市場銷量大的主流產品普遍都是三級能效,同樣匹數,2級能效與3級能效的產品差價在1千~3千的范圍,2級能效與1級能效的產品差價甚至可以超過3千元。
巨大的差價,肯定一下子就打消了很多消費者加錢買能效等級更好的產品的念頭。而且粗略估算一下家電產品的使用周期,我們重視能效表現,無非是為了能更節能,將來能省點電費,如果差價太大,一個產品如果就用幾年,細想一下其實也并不是絕對的劃算。
不關心能效,“我”只買喜歡的:對于預算非常充足的消費者來說,考慮的角度就不一樣了,只買自己喜歡的,能效可能并不是他們所關心的指標,對于這類消費者,小編想說的是,任性地買就是了。
不同的產品能效標識參考值并不同
各種的家電產品的能效標識參考值會完全不一樣,唯一相同的而是還是會有分1級、2級、3級這樣的分級,而標識上的參考值就完全不一樣了。
小結:從實際測試的幾個產品來看,能效標識還是值得參考的,只要我們能正確理解能效標識上的數值含義,我們選購產品就會更加有底了。而對于其他一些電器產品,受限于測試條件,就不能一一做測試了,大家在購買家電的時候,如果你真的不想關注能效標識的種種參考數值,直接根據自己的預算選擇能效等級更好的產品就行了。
寫在最后:關于家電產品能效表現,很多時候都只有相對的節能,比如夏天開空調,要想享受更清涼的感覺,就必須要將溫度相應調低,這樣空調的耗電量自然就上去了,在帶給消費者同等的享受到前提下,不同的產品在能效表現方面很可能并不一樣,因此,了解各種產品的能效標識,將會有助于我們選購產品。你對怎么選購節能產品又有何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