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家節能環保大方針的推動下,隨著消費者觀念的轉變以及購買力的提升,未來變頻空調將占主導地位,這幾乎已經是空調行業公認的趨勢。近期空調廠商和渠道商也攜手要加速定速空調的離場,以進一步推動變頻技術的普及。不過業內人士認為定速產品價格操作空間大,未來仍有一定生存空間,不會完全被淘汰。
“變頻主導”已成行業公認趨勢
近幾年,在國家節能環保政策的引導以及節能惠民補貼政策的推動下,變頻空調迅速發展,市場份額逐年擴大。而且,在國家節能環保大方針的推動下,隨著消費者觀念的轉變以及購買力的提升,未來變頻空調將占主導地位,這幾乎已經是空調行業公認的趨勢。
行業的一些統計數據都可以佐證。從2010年全行業迅猛席卷“變頻風”之后,變頻空調的市場份額從10年前只有5%左右,迅猛躍升至六成比例。中怡康數據顯示,2012—2014年我國變頻空調銷量占比持續上漲,空調產品變頻升級已成大趨勢,預計到2015年變頻空調市場占比將達到65%以上。奧維云網的數據則顯示,去年變頻空調年度銷售占比為57.9%,在部分促銷節點上行業龍頭品牌的變頻銷售占比甚至可以高到75%。
不僅如此,近年來,變頻空調能效等級結構不斷優化,繼能效標準從SEER到APF轉換之后,能效等級開始實現APF三級向二級的提升。在這波大趨勢下,高能效變頻產品日益受到關注。今年年初,國家出臺“能效領跑者計劃”的一系列新舉措,鼓勵和促進變頻一級產品研發、生產和銷售。不少廠商今年以來都打出變頻升級的概念,在它們的推動下,可以想見,這股升級潮流也將拉動一波空調市場的銷售。
廠商渠道商聯手加速定速離場
在這樣的大趨勢下,近年來業界一直都有聲音認為要淘汰定速空調。中怡康總經理賈東升就認為,同能效標準情況下變頻空調的生產制造成本已經低于定速空調,加上“節能減排”大方針下空調能效等級門檻提高,“淘汰定速”是必然的。而早在2011年,美的就曾提出3年內全面淘汰定速空調,全部轉為變頻,此外,2013年蘇寧還曾在一次家用空調發展趨勢研討會上預估“一年內定速空調可能被市場淘汰”。
目前,家電廠商和渠道商開始聯手加速定速空調淘汰的進程。近日,在蘇寧海信空調“定速清場”戰略發布會上,蘇寧云商集團運營總部執行總裁李斌就宣布,7月份海信將全面停止對定速空調的研發和生產,加強對高能效空調的研發,而蘇寧將于8月1日后,全面停止海信定速空調銷售。同時,雙方將推出2億“變頻補貼”和最高10%的“以舊換新補貼”,力爭變頻空調定速價,全面普及全直流變頻空調。
李斌認為,對于已步入轉型期的空調行業來說,全面變頻化不只在于通過“淘汰定速”獲得市場新增空間,還在于這將是智能化應用的前提。變頻化作為產品層面,智能化作為運營層面,只有空調全面變頻化,智能化運營才會產生更多、更大的商業價值,“變頻化與智能化融合已經是大趨勢”。
記者了解到,除了掀起“變頻對壘定速”的差異化市場競爭格局,蘇寧還將以1.8億會員數據資源與海信進行開放共享,借助精細化粉絲運營和精準會員營銷,通過C2B反向定制模式,與海信聯合推出全面搭載蘇寧云平臺的定制款家電。最快9月,海信智能空調產品將全面接入蘇寧云居。
據了解,此番蘇寧與海信的合作還只是定速清場的前哨戰。海信科龍總裁田野透露,2016冷年海信空調還將聯合蘇寧等千余家家電商家在全國30多個城市舉行“變速20年巡展”,以顯示其將變頻普及進行到底的決心!芭c蘇寧合作只是開始,不排除與其他渠道商采取類似的合作!焙P趴照{營銷公司總經理劉成美表示。
定速空調仍有一定的生存空間
不過,盡管商家落力推動定頻空調的離場,而且對消費者而言,相比較一般只能制冷的定速空調,變頻空調兼顧冷暖功能,在能效比、溫度控制、舒適度、濕度、凈化度、運行靜音等方面都有更好的表現,但定速空調仍有其一定的生存空間。
其中關鍵的因素仍是價格,盡管隨著變頻技術的提升和普及,變頻產品與定速產品之間的價格差在縮小,但仍有一定差距。以格力兩匹掛機為例,同樣是兼具冷暖功能,變頻產品的價格近6000元,而定速產品的價格只有4000多元。其中1000多元的價格差讓部分對價格敏感的消費者還是會選擇定速產品。
業內人士也表示,進入旺季后,一些低價位的中低端定速機型具有更大的市場操作空間和接受度。記者走訪市場也發現,一些主力企業的定速產品增加明顯,在價格敏感度高的電商平臺上,更多的也還是定速空調產品,包括蘇寧海信此番聯手宣稱將從8月開始停售海信定速空調,但不包括華南單冷機。
因此,業界有觀點認為,盡管變頻勢力越來越強,但未來仍不會百分之百淘汰定速。這在發達國家也“有跡可循”,如日本變頻空調市場占比超過90%,歐洲空調市場也有90%的變頻,但仍然保留少量比例定速空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