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上海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獲悉,4月份上海市各級消保委受理消費者投訴共9815件,同比上升26.66%。其中,網購等新型銷售方式投訴量仍然占據最大比重,家電修理服務成為投訴新熱點,餐飲食品行業投訴量穩中有升。
據介紹,在4月份,上海市各級消保委共受理網絡、電視、電話、郵購等新型銷售方式投訴4145件,同比上升1.24倍 , 占 投 訴 總 量 的42.23%,其中,售后服務糾紛所占比重較大。電商企業的投訴量仍占絕對比重。一是百貨類網站投訴量增加。二是旅游類網站投訴量穩步攀升,同比上升1.23倍。
對此,上海市消保委秘書長進一步分析說,商家與消費者之間的退換貨糾紛具體表現在四個方面。其一是相關手續復雜,當家電數碼產品出現質量問題需要退換時,商家大多要求消費者提供質檢報告,因而 “無質檢報告不予退換貨”成為了消費者投訴的一大焦點問題;其二是包裝要求苛刻,在商品存在質量問題的前提下,商家仍以原包裝拆封或者污損為由敷衍推脫不予退換貨;其三是退貨口徑不一,電商企業對新《消法》規定的網絡銷售無理由退貨政策執行情況不盡相同,集中表現在對“七日”期間的計算與法律規定有偏差、“是否適宜退貨”提醒告知方式不顯著等方面。
此外,家電作為消費者生活的必需品,在修理中引發的矛盾日益凸顯,受到消費者關注,同樣上海市消保委也將此問題視為重中之重。記者了解到,上海市各級消保委在4月份受理電器修理投訴637件,同比上升5.13倍。上海市消保委秘書長說,家電修理引發諸多矛盾導致修理投訴量驟增,一方面與家電維修行業中維修隊伍管理混亂,專業技術水平低下有關;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家電廠商把售后服務外包給代理商,但對代理商以及轉包的服務維修網點缺乏有效的監督和制約。
據悉,家電修理中存在的貓膩和欺騙手法,被稱為“四重陷阱”。對此,上海市消保委秘書長解釋道:“一是無中生有,如虛報故障零部件,故意夸大故障程度。二是屢修屢壞,多次修理始終查不出故障原因。三是移花接木,將有瑕疵的零部件替換掉好的零部件,或者將二手配件冒充新品。四是收費繁多,除正常維修費和零部件更換費之外,收取上門費、開機費、高空作業費等,給消費者增加額外負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