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號《第一新聞》報道了南門外一輛公交車與電動車發生剮蹭,導致騎車男子不幸身亡的事情,就在大家為一條生命的逝去唏噓不已時,昨天晚上,又一條生命以同樣的方式離開。昨晚7點半左右,一輛12路公交車在鐘樓盤道與一輛電動摩托車相撞,騎車女孩當場死亡。女孩的電動車上,還放著當天買的菜。
兩天連發兩起非機動車與公交車掛碰事故
記者今天早上按照網友所發的圖片線索,很快找到了女孩出事的地點,地上的血跡已經被土掩蓋,馬路上依舊車來車往。對于昨晚慘劇發生時的一幕,幾名目擊者記憶猶新。
目擊群眾:“那女的從郵局那邊往過走呢,公交車拐得太陡了,把人給撞倒了,把人撞倒后,公交車已經開過了,電動車上就一個人,一個女的,車上還買的蔥買的菜!
目擊群眾:“人家(女孩)騎的好像沒違規,就是倒(地)的時候倒到路上了。車轱轆好像從頭上軋過去了!
目擊群眾說,女孩當時從鐘樓郵局往西大街方向行駛,結果與駛入盤道的公交車發生剮蹭,摔倒后女孩掙扎著想爬起來,但公交車剎車不及,又被后輪軋上了,當時公交車上還有不少乘客。事情發生后,蓮湖交警很快趕來勘察現場,并將公交車司機帶走詢問。死者留下的電動車也被推離現場。
記者隨后從12路公交汽車所屬的公交巴士公司了解到,目前公司已經將司機和車輛的相關材料上交給交管部門,而交管部門也在抓緊時間調查處理這起事故。
西安蓮湖交警大隊事故科負責人:“跟這些通知他的相關責任人,包括一些近親屬,告知人家這個情況,現在正在進行這些工作,現在的責任認定方面必須等相關的鑒定報告情況出來以后,跟咱的交通安全法和事故處理程序規定,確認完以后才能給你通報!
記者:“我現在就來到了昨天晚上發生事故的現場,在現場我們也看到,許多公交車輛在此路段通行需要右轉進入盤道的時候會或多或少的有一個壓線的行為,侵占到了這個非機動車道,在現場我們還看到有許多的騎自行車、電動車的非機動車通過這個盤道的時候并沒有走非機動車道,而是直接選擇了在這個車流量比較大的主干道通行,現場看起來也是非常危險!
其實,這已經是兩天來發生的第二起公交車與非機動車相撞致人死亡的事件。前天早上8點多,南門外一輛46路公交車與一輛電動自行車發生剮蹭,導致騎車男子當場死亡。
事故頻發并非偶然 專家:機動車限行或成為有效解決之道
兩天之內在不同的路段,相繼發生了兩起公交車與電動車相撞,致人死亡的事故。面對生命的凋謝我們想問,為什么在城區主干道上頻頻上演這樣令人心碎的意外,難道這只是偶然嗎?記者調查發現,這兩起事故的發生有其必然的一面,西安一些路段公交車專用道的設置、電動車經常性違反交規行駛等因素,都為事故的發生埋下重重隱患。
上午10點多,在本月十二號發生事故的南稍門附近,記者看到這里原本的非機動車道被劃分為了兩個部分,一部分是公交車專用道,寬為3米多;另一部分則是專供自行車、電動車行駛的非機動車,寬度只有一米左右。過往的自行車、電動車都是小心翼翼,生怕與旁邊的公交車發生剮蹭。
騎車者:“有的時候和公交車距離,有點太窄了,感覺騎車很操心,尤其到公交站牌那!
騎車者:“最擔心公交車和我們亂擠,現在自行車道有點太窄,有時候公交車為了趕時間,或者是為了什么,就擠過來了,把我們擠的沒有空間!
記者觀察發現,在這一路段公交車與電動車、自行車相互搶道的情況非常普遍,尤其是速度較快的電動車,在路上左右變道非常危險。記者也騎上一輛自行車體驗了一番。
記者:“剛剛我也是親身去體驗了一下,我明顯感覺到,當我的后方來了公交車或者其他非機動車向我鳴笛的時候,我就非常的緊張,我生怕撞到了它,還有一點是每當公交車即將進站,他的車速會變慢,這個時候他會將我緊緊逼在路的右方,我不知如何是好!
除了公交車道被設置在非機動車道上,記者在采訪中還發現,由于道路狹窄,不少道路上的非機動車道并沒有與機動車道隔離,只是以一道白線劃分。而很多路段的非機動車道常常又被停車占用,這樣一來自行車、電動車等非機動車就只能行駛在機動車道上,無疑增加了風險。
騎車者:“有時候他(公交車)就故意別你,本來我們也有錯,走了快車道,他(公交車)有時候就別你,他就故意打一把方向,故意別你一下!
此外,記者也發現很多電動車在行駛過程中,都有闖紅燈、逆行、隨意變道等違反交規的行為。不少公交車司機表示,體型較大的公交車在行駛中存在視覺盲區,突然竄出的電動車經常讓他們措手不及。
公交車司機:“(電動車)普遍是從右面出來,左面比較少,左面有時候也出來,有的時候車多,或者天黑的時候看不見!
長安大學公路學院副院長陳紅告訴記者,公交車與電動車之間互相搶道實屬無奈,它實質上反映的是道路資源的不公平。在道路規劃中最理想的狀態,是將公交車專用道設置在機動車道上,目前西安一些路面較寬的路段都是這樣劃分的?蓪τ谠S多相對狹窄的路段,為了給數量巨大的私家車讓路,就只能讓公交車與非機動車擠在一起。
長安大學公路學院副院長陳紅:“公交車運行的路權這塊,用的是非機動車道路,所以就造成把最不利的道路資源,給了公共交通在行駛,在使用,就造成了在交通空間中,非機動車和機動車相互沖突的問題!
陳副院長表示,因為道路資源有限,所以公交車與非機動車混行的情況在短時間內并不會有大的改變。要想有效解決相互搶道問題,必須要對其他機動車通行進行限制。
長安大學公路學院副院長陳紅:“我們能不能在一定的條件下,特別是公共交通線路和覆蓋率,比較好的條件下,能不能把機動車的出行(在)一定時段加以限制?”
除了優化道路資源,一些專家和市民還建議,政府對電動車上路通行應該做出適當限制。電動車司機應從自身做起遵守交規,不要圖一時方便,而讓自己既成了肇事者,也成了受害者西安恒峰空調維修:029-87806680 029-86254160 西安空調維修 西安空調移機 西安空調拆裝 西安空調加氟 西安空調安裝 西安空調清洗保養
|